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画到天机流露处 无今无古寸心知

2013-10-14 14:30:15 来源:《收藏天地》作者:杜哲
A-A+

  王镛近来忙着编书——编篆刻、书法的书,弄得自己头昏脑胀,疲累不堪。他是这麽一个人,甚麽事要不就不干,干就要干出个名堂,是决不肯半途而废的。
  近几年,王镛在山水画创作上又几经探索,几经蜕变,终於形成自己率真朴野的风格,在当代画坛上自揭一帜,别开生面。
  中国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一个羣峯并峙,间不容身的艺术世界了。各种风格流派和名家巨擘将一切可能勘察的景区和可能登临的峯峦都已征服殆尽,留给今人活动的天地实在是太小了。没有坚实的艺术功力,没有敏锐的艺术感觉,没有深厚的画外修养,以及“拨烟霞,直上嵩华顶”的胆魄,就不要奢谈超越前人,旣使动用现代化的舆论鼓噪也没用,跳躂半天,到了最後还是会发现自己的脚印仍旧叠在前人的足迹上。所谓“推陈出新”,充其量不过是崇山峻岭中兜圏子而已。这恐怕也正是近些年一些画家在创作上所以深感困惑的原因所在。
  如何挣脱这一局面,在羣峯围峙中发现一个前人不曾发现的审美境界,这是锐意出新的画家必须思考的课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调整人与物的关系,亦即选取新的角度审视审美客体,在大自然面前要独具慧眼,发他人所未发,见他人所未见,想他人所未想,得他人所未得。
  山水画创作,究其质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过程,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人的感情与自然的沟通,是借助笔墨状物传神以陶咏乎我也。明了了这一点,画家就占有了主动权,就可以在画甚麽和怎麽画上不再受旣有的习惯势力的束缚。王镛正是在这一点找到创作的契机。
  王镛是一位诸事不肯随人後的艺术家,凡是别人热衷的东西,在创作上被一画再画的事物,以及那些被视爲典范的艺术语言,他都不愿意再去重覆,他就像一位性格怪癖的旅行家,越是被人们称道,认爲非看不可的风景点,他越是没兴致去看,而是专找那些坷坷坎坎、荒漠冷淸的地方走,似乎那里才是一个最美好的所在。於是,在王镛的山水画中少见靑山绿水、秀岭白云、高崖飞瀑、小桥流水,而多的是野岭荒坡、茅屋窰洞、杂草顽石,分明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荒凉吗?但荒凉中蕴涵着感人的质朴,寂寥吗?但寂寥中却充溢着勃郁的生机。欣赏他的画,就如同品啜不曾添加任何香料的原茶,在苦涩中却有着恒久的甘醇,又像是一块未经过人工雕琢的朴玉,是如此晶莹可爱,任何人工技巧加在它的身上,都只能是一种被破坏。
  这就是创作,这就是艺术家的本事:在至朴中发掘出至美,在顽石上敲打出音乐,在黄土坡上抽取出亘古诗情。大凡某一题材的画,衆人好之则画手云集,而人多则趋同,同则滥,滥则俗,俗则甜,甜则腻。山水画创作就存在着这一现象。正是有感於此,王镛不但在题材上力避同-,在表现手法上也别出心裁。基於自己在画法上的造诣,他尝试以画入画,为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找一种最理想的艺术语言。
  “以书入画”本是古论了,历代画家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从绘画发展史上看,这仍旧是一个远未穷尽的领域,前人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花鸟画上,人们不难从文人创作的梅、兰、竹、石及墨笔花鸟画中看到书法与绘画的有机结合,但在山水画中,书法的审美价値尙未能凸现出来,虽然不少画家在创作中有意强化书法用笔的起承转合、离披点拂、迹断意连、气脉贯通等等,但最後都淹没在艺术形象的总体构成中,远不像花鸟画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书法用笔所持有节奏和韵律、气势和力度。这是甚麽原因呢?
  “以书入画”必须讲求两点:一是行笔的速度,一是笔触的节奏,有速度并富於节奏才能变描爲写,化静爲动,这样画出的作品,才会有笔走龙蛇、腕下生风的艺术效果。而行笔的节奏和韵律最终又要团拢成势,滙聚成象,笔墨与物象有即有离,相得益彰,能如此,才会收到笔笔透脱,处处霊动,出於意表,莫可楷模,如石涛所讲的“腕若虚灵,则画能折变,笔如截揭,则形不痴象。腕受实则沉着透彻,腕受虚则飞舞悠扬,腕受正则中直藏锋,腕受仄则欹斜尽致,腕受化则操纵得势,腕受迟则拱揖有情,腕受他则浑合自然,腕受变则陆离谲怪,腕受奇则神工鬼斧,腕受神则川岳荐灵。”画之风就这样吹进了画幅,创作也便进入了自如的化境,驱遣大千於笔端,舒卷风云於腕下,挥劈砍斫,尽去犹疑,“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盖以运夫墨,非墨运也,操夫笔,非笔操也,脱夫胎,非胎脱也,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
  郑板桥称金农的艺术是“乱发团成字,深山鏊出诗。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王镛的创作就是具有这一品格。他的山水画,在形式风格上给人突出的感受是狂放不羁,野战无律,颐指气使,八面生风,确有“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视觉快感,但又绝不是糊涂乱抹,全无法度,而是笔笔生发,处处归一,於粗服乱头中见风骨、大朴不雕中见纯真。一支笔犹如一支神奇的魔笛,在信口无腔中吹奏出了美妙的旋律。正是这旋律付冥顽以生命,化腐朽爲神奇,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欣赏王镛的画,会使人联想到白居易的诗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爲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锗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以会产生这种艺术欣赏中的“联觉”,就是因爲王镛在绘画中成功地突出了书法运笔的节奏美感。关於这一点,薛永年有很精到的分析:“他把善於学古和勇於自运相结合,充分调动本人长於行草的潜力,在山水画中以速多於迟的笔法,在点线的挥运中,紧紧抓住一个动字,着力表现一个势字,在笔与笔似有意若无意的联繋与生发中,体现总体的势态,强化一种有笔端方向与心理倾向的力,造成一种蕴蓄势能的结构,并使之与山巌的纹脉肌理、草木的长势相契合,形成了苍茫中见真率,朴野中见活力,似静而实动的个人风格。”
  这一笔墨风格不但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语言,而且促进了画与画的完美合一。
  王镛对旣有的艺术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构成都提出了大胆的挑战,以往山水画创作中的各种规矩法度,诸如构图上的种种讲究,笔墨上的种种技法,意境格调上的诸多评说等等,在他这里都失去了约缚力,他的创作全是自出机抒,我用我法,分明是在丛揉乱岗间开辟着一条新路。看惯了那些淸新秀媚的山水画的人,在他的画前也许一时还难以适应,但这又有甚麽关系!“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何况王镛的艺术本来就不是迎合,而是塑造——塑造出能听得见荒原大岭的呼唤的人,能嗅得出黄土野草芳馨的人。
  王镛正値中年,他的艺术也正处在生发阶段,犹如一片绿的靑纱帐,蕴蓄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似乎可以听到它清脆的抜节声,爲此,他的金色季节运在後面。

——摘自《收藏天地》1992年6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